当前位置:成都启航考研 > 考研资讯 > 快看!各院校23录取人数与计划招生人数大对比!

快看!各院校23录取人数与计划招生人数大对比!

2023-06-13考研资讯512

成都启航考研为23考研、24考研的同学们整理了“快看!各院校23录取人数与计划招生人数大对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正在进行考研备考的你有所帮助!2023考研备考迫在眉睫,启航考研开设了多种类型的考研辅导班,助你一战上岸。考研集训营  周末考研辅导班  考研一对一课程  OMO伴学计划  考研暑期集训营  考研半年集训营等面授课程;同学们可以进入课程页面或者点击在线客服拨打老师电话400-8807-985了解课程,领取课程优惠!

今天给同学们汇总了一些已公布23录取人数的研招院校,结合各院校的招生计划,可以轻松计算出“23报录比”,如果有你的目标院校,可提前了解,心中有数,积极备战。

01

江西农业大学

2023年我校录取硕士研究生1321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46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861人(全日制664人,非全日制197人),与上一年度相比录取人数增加49人,增长率为3.85%。

图片

0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全校共录取硕士研究生2700余名。今年我校共有62个学科专业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一志愿报考人数近13000人。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等专业的报录比超过10:1。

图片

03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共有7000名考生参加复试,今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5757人,其中推免生400人。

图片

04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共计拟录取硕士研究生1827人。

图片

05

西安财经大学

2023年共5984人报考西安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拟录取硕士研究生768人(含8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较上一年增加7.71%;

一志愿录取考生612人,一志愿录取率较上一年提高9.98%;其中学术型硕士228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50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35人,

图片

06

大连海洋大学

共拟录取研究生1222人,其中学术型硕士397人、全日制专业硕士690人、非全日制专业硕士135人,完成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

图片

07

安徽医科大学

2023年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共拟录取2619名(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10名,接收推免研究生230名)

图片

08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报考考生21638人,位居省属高校首位;实际录取3241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284人,全日制专业学位1587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70人;一志愿录取2715人,一志愿录取率为83.77%,创历史新高,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57个学科专业一志愿录取率100%。

图片

09

西北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共录取硕士研究生1713人,比去年增长66人,增幅4%;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158人,比去年增长74人,增幅88.1%

图片

从上面院校公布的数据来看:录取人数有一定的增长趋势,但幅度较小。推免人数增多,一志愿、全日制招生名额依然占据重要比重。

大家择校时可以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成都启航考研整理发布,如果侵犯到您的权力,请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链接:https://cd.scqihangky.com/zixun/56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课程推荐

  • 成都启航考研
  • 成都启航考研
  • 成都启航考研
  • 成都启航考研
  • 成都启航考研

“快看!各院校23录取人数与计划招生人数大对比!” 的相关文章

23考研数学备考丨张宇数学专栏:切比雪夫不等式

23考研数学备考丨张宇数学专栏:切比雪夫不等式

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是数学的基础,也是考研数学考试最重要的考核内容,只有把他们牢记、理解透彻,才能达到熟练应用,乃至巧用的程度。本专栏内容全面,不仅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考研常考的概念、性质、公式、定理及广泛使用的结论及方法等,还包括考研可能会用到的一些初等数学公式,方便考生在复...

2023考研大纲什么时候公布?

大家都知道考研大纲是规定当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内容的资料,部分院校单独命题科目也会有自己的考试范围、考试内容等信息公布,大家在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后可以搜集、查看。首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干货,大家可以收藏查看。点击查看>>>2022年考研政...

2023考研政治备考丨马原部分:关于“意识”常考知识点总结

1.意识的起源(1)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2)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