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都启航考研 > 考研资讯 > 2023考研管理类联考备考丨逻辑推理部分:选项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题

2023考研管理类联考备考丨逻辑推理部分:选项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题

2022-04-26考研资讯2294

成都启航考研为23考研、24考研的同学们整理了“2023考研管理类联考备考丨逻辑推理部分:选项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题”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正在进行考研备考的你有所帮助!2023考研备考迫在眉睫,启航考研开设了多种类型的考研辅导班,助你一战上岸。考研集训营  周末考研辅导班  考研一对一课程  OMO伴学计划  考研暑期集训营  考研半年集训营等面授课程;同学们可以进入课程页面或者点击在线客服拨打老师电话400-8807-985了解课程,领取课程优惠!

【例1】


我国天山是垂直地带性的典范,已知天山的植被形态分布具有如下特点:


(1)从低到高有荒漠、森林带、冰雪带等;


(2)只有经过山地草原、荒漠才能演变成森林带;


(3)如果不经过森林带,山地草原就不会过渡到山地草甸;


(4)山地草甸的海拔不比山地草甸草原的低,也不比高寒草甸高。


根据以上信息,关于天山植被形态,按照从低到高排列,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


A.荒漠、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甸、高寒草甸、冰雪带。


B.荒漠、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高寒草甸、森林带、山地草甸、冰雪带。


C.荒漠、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森林带、山地草甸、高寒草甸、冰雪带。


D.荒漠、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甸、冰雪带、高寒草甸。


E.荒漠、山地草原、森林带、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甸、高寒草甸、冰雪带。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1)主体——位置,主体信息——植被形态;选项给出主体与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因此,本题属于分析推理。


(2)五个选项主体相同,只有对应关系不同。因此,属于选项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


第二步:解题思路


(1)题干有确定信息


“从低到高有荒漠、森林带、冰雪带等”,“山地草甸的海拔不比山地草甸草原的低,也不比高寒草甸高”。


(2)信息代入选项排除


将题干确定信息代入到选项中进行排除。我们会发现B选项中的山地草甸与高寒草甸的位置不符合题干条件④。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总结】


排除法。


【例2】


在某次考试中,有三个关于北京旅游景点的问题,要求考生每题选择某个景点的名称作为唯一答案。其中 6 位考生关于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一次如下:


第一位考生:天坛、天坛、天安门;


第二位考生:天安门、天安门、天坛;


第三位考生:故宫、故宫、天坛;


第四位考生:天坛、天安门、故宫;


第五位考生:天安门、故宫、天安门;


第六位考生:故宫、天安门、故宫。


考试结果表明每位考生都至少答对其中 1 道题。


根据以上陈述,可知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依次是:


A.天坛、故宫、天坛。


B.故宫、天安门、天安门。


C.天安门、故宫、天坛。


D.天坛、天坛、故宫。


E.故宫、故宫、天坛。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1)主体——三个问题,主体信息——答案;选项给出主体与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因此,本题属于分析推理。


(2)五个选项主体相同,只有对应关系不同。因此,属于选项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


第二步:解题思路


(1)题干无确定信息


(2)选项代入题干排除


由于题干仅给出每位考生至少答对1题,信息不确定,故需将选项代入到题干中进行排除。


A项不正确,第6位考生一题都没有答对,不符合;


B项正确,符合每位考生至少答对1题;


C项不正确,第1位考生一题都没有答对,不符合;


D项不正确,第2位考生一题都没有答对,不符合;


E项不正确,第1位考生一题都没有答对,不符合。


综上,故B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总结】


排除法。


通过这两道题,应该能够感受到选项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需明确做题的思路——优先使用排除法,那么我们就可以快速搞定这类题。希望同学们在后续的学习中进一步熟练掌握,从而提升做题的速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成都启航考研整理发布,如果侵犯到您的权力,请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链接:https://cd.scqihangky.com/zixun/149.html

标签: 管理类联考
分享给朋友:

相关课程推荐

  • 成都启航考研
  • 成都启航考研
  • 成都启航考研
  • 成都启航考研
  • 成都启航考研

“2023考研管理类联考备考丨逻辑推理部分:选项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题” 的相关文章

23考研英语备考 | 必备基础语法(25)-过去将来时

一、构成Structure过去将来时由“助动词should(第一人称)或would(第二、三人称)+动词原形”构成。在美国英语中,过去将来时的助动词一律用“would+动词原形”。二、基本用法Application(1)过去将来时(The Past Future tense)表示从过去的某一时间来看...

23考研数学备考丨张宇数学专栏:切比雪夫不等式

23考研数学备考丨张宇数学专栏:切比雪夫不等式

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是数学的基础,也是考研数学考试最重要的考核内容,只有把他们牢记、理解透彻,才能达到熟练应用,乃至巧用的程度。本专栏内容全面,不仅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考研常考的概念、性质、公式、定理及广泛使用的结论及方法等,还包括考研可能会用到的一些初等数学公式,方便考生在复...

2023考研政治备考丨马原部分:历史唯物主义

1.主要观点(1)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回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但这种能动作用再大,也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2)对“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回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