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都启航考研 > 考研资讯 > 23考研英语备考 | 必备基础语法(32)-代词分类1

23考研英语备考 | 必备基础语法(32)-代词分类1

2022-04-27考研资讯877

成都启航考研为23考研、24考研的同学们整理了“23考研英语备考 | 必备基础语法(32)-代词分类1”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正在进行考研备考的你有所帮助!2023考研备考迫在眉睫,启航考研开设了多种类型的考研辅导班,助你一战上岸。考研集训营  周末考研辅导班  考研一对一课程  OMO伴学计划  考研暑期集训营  考研半年集训营等面授课程;同学们可以进入课程页面或者点击在线客服拨打老师电话400-8807-985了解课程,领取课程优惠!

代词分类1:


代词是代替名词的词类。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英语中的代词,按其意义、特征及在句中的作用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自身代词、相互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和不定代词八种。


 
一、人称代词是表示"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的词。人称代词有人称、数和格的变化,见下表:


数 单数 复数


单数

复数

主格

宾格

主格

宾格

第一人称

I

me

we

us

第二人称

you

you

you

you

第三人称

he/she/it

him/her/it

they

them


例如:He is my friend. 他是我的朋友。
     It's me. 是我。


 
二、 物主代词是表示所有关系的代词,也可叫做代词所有格。物主代词分形容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两种,其人物和数的变化见下表。


单数

复数

人称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my

your

his/her/its

our

your

their

名词性物主代词

mine

yours

his/hers/its

ours

yours

theirs


   例如:I like his car. 我喜欢他的小汽车。
        Our school is here,and theirs is there. 

               我们的学校在这儿,他们的在那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成都启航考研整理发布,如果侵犯到您的权力,请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链接:http://cd.scqihangky.com/zixun/189.html

标签: 考研英语
分享给朋友:

相关课程推荐

  • 成都启航考研
  • 成都启航考研
  • 成都启航考研
  • 成都启航考研
  • 成都启航考研

“23考研英语备考 | 必备基础语法(32)-代词分类1” 的相关文章

23考研英语备考 | 必备基础语法(9)-不可数名词量的表示

1)物质名词 a. 当物质名词转化为个体名词时为可数。比较:Cake is a kind of food. 蛋糕是一种食物。(不可数)These cakes are sweet. 这些蛋糕很好吃。(可数) b. 当物质名词表示该物质的种类时,可数。例如:This factory...

23考研英语备考 | 必备基础语法(20)-同位语从句

一、构成Structure同位语从句是名词性从句的一种,通常与主句中名词性成分并列,补充说明该名词的情况。引导同位语从句的词语通常有连词that,whether,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等。可以跟同位语从句的名词通常有new,idea,fact,promise,question,doubt,thought...

2023考研政治备考丨马原部分:关于“意识”常考知识点总结

1.意识的起源(1)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2)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

2023考研政治备考丨马原部分:关于“物质”常考知识点总结

1.物质概念发展(1)恩格斯初步概括。恩格斯明确指出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列宁科学规定。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2.物质概念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

2023考研政治备考丨思修与法基部分: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崇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追求。中国古人在义利观上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先义后利,在理欲观上主张导欲...

2023考研政治备考丨毛中特部分:怎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怎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本质特征)、依法治国(基本方式)有机统一。第二,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三,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